相信大家都知道電鍍加工每一個工序都至關重要,有可能一道工序的疏忽,造成不合格產品的產生,從而大大的降低了合格率,不銹鋼電鍍加工,電鍍溶液發黑也會造成不良產品電鍍品的產生,因此電鍍溶液發黑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倘若電鍍溶液處理得當的話,將會大大提高電鍍產品的合格率,也能提高電鍍溶液的使用壽命。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電鍍溶液發黑可以在以下五個方面來進行改善。
1、電鍍產品前處理必須干凈、徹底、對一些油垢、銹蝕要時常進行過濾。不然沉積太多,造成電鍍溶液發黑,壽命大大減少。
2、必要的時候采用兩個養護槽進行電鍍加工的氧化。不僅解決紅色掛灰問題,而且提高了電鍍溶液的壽命。
3、生產過程中盡量不要中斷或者一次完成,因為每一次給電鍍溶液加溫,都會造成有分子的流逝,造成沒必要的浪費。
4、按照規范操作,嚴格把好每一個關卡,尤其是電鍍溶液加熱這道關卡,至關重要,水電鍍加工,電鍍溶液溫度過高,會造成紅色掛灰問題,溫度偏低,會造成電鍍品鍍層上不去或者鍍層偏薄。因此,一定要時刻注意電鍍溶液溫度。
5、一些電鍍小零件有很大的幾率會掉入電鍍溶液槽內,電鍍加工,造成有效分子的流失。所以一定要進行及時打撈。
銅制零組件鍍錫后如何鍍銀?
在電子、電器、儀表工業中,常常遇到一些銅制零組件,經錫焊后需要鍍銀,如空氣電容器的動、定片組,片子與軸的連接就是用錫焊的,還有屏蔽罩、隔離板等的接縫也有用錫焊的,并且在錫焊后,表面必將還殘留一些焊劑和它的分解物質,這樣在同一零件上形成有兩種不同的金屬材料及臟物就給電鍍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常用的焊錫大多是由鉛錫焊按不同的比例組成的合金。
這種焊料附在零件上,在鍍前酸洗時,幾種不同金屬處于同一酸洗液中(這種酸通常是用肖酸和硫酸的混合酸),結果出現銅酸洗很好,然而鉛錫卻變成了灰黑色,這是由于鉛和錫被氧化的產物疏松黑灰膜導電性較差,電鍍困難。
遇到這種情況時,首先應將焊接處的焊劑用酒精或其他溶劑清洗掉,然后再進行酸洗,根據零件的具體形狀,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
對于形狀簡單易刷光的零件,可以進行刷光,除去灰黑膜。對于形狀復雜的零件,就不便于刷光了,可以用濃的肖酸酸洗(不至于形成硫),在黑灰膜中其導電性就要稍好些。
酸洗后可直接進行青化鍍銅,先用大電流沖擊鍍(比正常電流大2~3倍),覆蓋一層薄銅;然后再鍍銀,開始同樣用大電流沖擊,并將零件進行適當擺動,鍍3~5min后,取出在清水中清洗一次,再放入鍍槽,按正常工藝規范進行電鍍,即可獲得完好的鍍銀層。
鍍銀層為什么在空氣中容易發黃發黑?對導電性有無影響?
一般來說,純銀的化學穩定性是比較好的,在普通的酸堿中(肖酸、王水除外)不易溶解,但是它很容易與空氣中的硫化物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銀。
開始因生成的數量較少,看上去呈黃色,隨著時間的延長,硫化銀數量增多,整個表面就變成了黑褐色。
大家知道,鍍銀有的是為了導電,那么鍍銀層變黑了,對導電性有無影響呢?有人做過這方面的研究工作認為:在自然條件下,所形成的硫化銀膜非常細薄,甚至在有力形成的條件下,薄膜的厚度也只接近于0.1μm。
這層硫化銀微不足道的厚度不可能對鍍銀零件的導電性能有任何顯著的影響。因為即使在特殊的高頻系統中,電流滲入的深度比上面所述的硫化銀薄膜厚度要大好多倍。
此外,硫化銀中常常夾雜著金屬銀,這些銀甚至在制取硫化銀純試劑時,也很難脫掉。很明顯,滲透在硫化銀中的金屬夾雜物起著增加導電性的橋梁作用,而硫化銀本身也導電,在正常條件下為金屬導電的20%。